關於本網誌


吳哥窟,深度旅遊日記

本站非營利,資料歡迎轉載 !
更多即時內容,都在官網: www.mr-angkor.com

目前分類:古蹟介紹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吳哥窟是東南亞地區首個在 Google 平台上線的世界文化遺產。

Google 宣布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全景影像、歷史文物與相關介紹,已分別於「Google地圖街景服務」、「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虛擬博物館」兩大平台上線。為保存吳哥窟歷經千年的壯麗廟宇與藝術瑰寶,Google 與「柬埔寨旅遊局」和「吳哥暨暹粒地區保護管理局(APSARA)」協力合作,以 360 度全景影像與線上藝廊導覽方式,讓全球使用者都能隨時隨地利用網路欣賞到高棉文化之美。吳哥窟是東南亞地區首個在 Google 平台上線的世界文化遺產。 吳哥窟 google 街景

9 萬個 360 度全景影像

Google 街景團隊挹注一年的努力,在已屹立千年的吳哥窟遺址拍攝了超過 9 萬個 360 度全景影像,範疇包含100座廟宇建築、以及宏偉的遺址周邊地景。這次的拍攝工作,Google 出動了「街景車」、「街景背包」以及「街景拍攝腳架」等器材,從壯觀的遺址遠景畫面、到廟宇建築牆面上精細的高棉藝術雕刻, 均以先進的攝影技術捕捉,讓吳哥窟文化的影像得以突破時空限制,透過 Google 街景網路服務呈現在全球使用者面前。 吳哥窟 google 街景

所有寺廟古蹟幾乎都可線上看

吳哥窟遺址的拍攝紀錄也同時呈現在 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虛擬博物館中的「世界奇觀  (World Wonders)」項目,使用者只要上網就可賞析吳哥窟文化遺址中近 300 項歷史文物與藝術作品。利用滑鼠縮放功能,使用者可仔細觀看吳哥窟文物的清晰細節,並可進一步查閱相關歷史介紹。目前 Google 虛擬博物館所涵蓋的吳哥窟內容包括:吳哥王朝12世紀時製作的浮雕藝術、1940年代所拍攝的吳哥窟歷史黑白相片、以及當代研究團隊剖析的吳哥王朝原民生活。 吳哥窟 google 街景

快找找巴揚寺的中國聯軍浮雕

Google 相信這次吳哥窟街景影像和文化內容的上線,無論是柬埔寨當地或全球的使用者,都將能用與過往不同的方式來體驗這些建築、藝術和文物。現在,使用者可以重遊吳哥窟相當具代表性的巴戎寺 (Baryon Temple),也可以研讀雕刻在吳哥窟西面浮雕《羅摩衍那》史詩的意涵,甚至與中國聯軍的浮雕,都可以找到喔。

強烈建議來吳哥前,一定要使用看看喔

下方連結是吳哥的巴揚寺,快來看看,很棒喔 ! GOOGLE 巴揚寺 街景    

給本文一個讚:
本文分類: 其他文獻
文章出處: 吳哥窟旅遊 - 吳哥窟 – Google 地圖街景服務
文章作者:Mr.Angkor
官網首頁: 吳哥窟,深度旅遊日記 - Mr.Angkor



Mr.Angk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本文分類: 古蹟介紹
文章出處: 吳哥窟 - 巴揚寺 (BAYON) (一)

吳哥的微笑
巴揚寺,就是著名的「吳哥的微笑」,位於大吳哥城的正中央。為當時之國廟,別稱: 巴揚寺、巴戎寺。巴戎廟建於公元 1219 年,以中小型石塊堆疊而成,為四十九座高塔組成的塔林,49 座四面佛加上城門上的 5 座,總共是 54 座。每一座都是四面佛,四個面分別代表慈、悲、喜、舍。巴戎廟距離暹粒市區約 9 km,距離南大門約 1.5 km,通常旅客拜訪巴戎廟,都會由南大門進入,在路線安排上會比較順暢。
佛教信仰
巴戎廟與其他寺廟不同的地方在於,它是吳哥最後的一座國寺,也是唯一一座大乘佛教國寺,故雕刻以佛教佛像為主,是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時所建造。日本旅客最喜歡這座寺,目前它的維修團隊也是日本負責。
巴戎寺 (BAYON)
以佛面塔、迴廊壁畫而聞名
巴戎寺共分三層,下兩層為正方形,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;頂層為圓形,樹立佛塔。 從外觀上看,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築,最高處是一座塗金的圓形寶塔,它建在兩層空心的台基之上。 巴戎寺以佛面塔、迴廊壁畫而著名,迴廊壁畫十分豐富,從王宮征戰到市民生活應有盡有。 巴戎寺 (BAYON)
地理位置
下面的地圖是巴戎寺 (BAYON) 的位置。 [( 若地圖無法正常顯示,請前往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 )="17"]
給本文一個讚:
本文分類: 古蹟介紹
文章出處: 吳哥窟 - 巴揚寺 (BAYON) (一)
文章作者:Mr.Angkor
官網首頁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



Mr.Angk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本文分類: 古蹟介紹
文章出處: 吳哥窟 - 小吳哥簡介 (Angkor Wat)

Angkor Wat 就是「吳哥窟」,又稱「小吳哥」。至於那窟字怎麼來?小弟我也不清楚,總之這裡沒有洞、也沒有窟。而 Angkor 在高棉語意指「城市」,Wat 代表「寺廟」的意思。所以整句話就是告訴你,吳哥城就是座超級巨大的寺廟城市。
巨大而偉大
小吳哥花費了 30 多年,動員幾十萬人來建造,當時的國王是蘇利耶跋摩二世,信仰的是印度教,也就是婆羅門教。小吳哥是唯一吳哥古蹟中不朝東的建築,以印度教的信仰,東方是日出的方向,代表陽。因此所有其他吳哥的印度教寺廟都朝向東方,而小吳哥卻是座東朝西。因此也有人推論,小吳哥並不是寺廟,而是皇帝的陵墓。 小吳哥 小吳哥
建造過程
除了動員人數空前絕後,花費時間曠日廢時外,整座寺廟都是由石頭建造而成,每塊石頭都由北方的山上一塊塊地運來。而每塊石頭間的銜接處幾乎完美契合,沒有縫隙。只能說,這真的是個複雜、精細的巨大工程。下面影片是國家地理頻道的介紹,裡面有提到建造的過程與相關基本的歷史,推薦您一定要看看 (若有人找到中文版,請告訴我)。
 地理位置
下面的地圖是 Angkor Wat 的入口處,很多旅遊團都會在此集結。 [( 若地圖無法正常顯示,請前往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 )="15"]
給本文一個讚:
本文分類: 古蹟介紹
文章出處: 吳哥窟 - 小吳哥簡介 (Angkor Wat)
文章作者:Mr.Angkor
官網首頁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



Mr.Angk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本文分類: 古蹟介紹
文章出處: 吳哥窟 - 女皇宮 (BANTEAY SREI)

吳哥藝術寶石
女王宮 (Banteay Srei),即「女人的城堡」之意,又譯為女皇宮、班蒂斯蕾,是位於柬埔寨大吳哥東北約 21 公里荔枝山(Phnom Dei)旁的一座印度教寺廟,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濕婆。建於 967 年的羅貞陀羅跋摩二世(Rajendravarman)王朝,而於 1002 年的闍耶跋摩五世(Jayavarman V)王朝完成。該寺以硃色砂岩構成,充滿精緻的浮雕,有「吳哥藝術寶石」之稱。規模與尺寸較其它吳哥古跡的建築為小。 女皇宮 (BANTEAY SREI)
最精緻的浮雕
女王宮大量使用紅色砂岩作為的建築材料,這種材料可以被像木頭一樣雕刻。最為知名的是其精緻的砂岩楣石和山形牆,在高棉建築史上,女王宮第一次將神話故事雕刻在山形牆上。值得細看的浮雕包括呲牙裂齒的怪獸卡拉(時間的象徵)、廟宇的衛兵、女神和飛天、假門假窗等等。實際上,浮雕幾乎裝飾著建築的每一寸表面。1923 年法國文化部長馬爾羅從女王宮偷走了四件女神像,案件轟動一時。 女皇宮 (BANTEAY SREI)
地理位置
下面的地圖是女皇宮 (BANTEAY SREI) 的位置。 [( 若地圖無法正常顯示,請前往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 )="18"]
給本文一個讚:
本文分類: 古蹟介紹
文章出處: 吳哥窟 - 女皇宮 (BANTEAY SREI)
文章作者:Mr.Angkor
官網首頁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



Mr.Angk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本文分類: 古蹟介紹
文章出處: 吳哥窟 - 塔普倫寺 (TA PROHM)

大樹盤據
塔普倫寺 (TA PROHM) 位於吳哥城東約一公里處。塔布蘢寺興建於 1186 年,為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其母興建,神殿內則是供奉「智慧女神」Prajnaparamita(般若經),傳說是依據闍耶跋摩七世的母親形象而塑造雕刻,當初被發現時即被當地人稱之為卡波克(吉貝)的大樹所盤據而放棄整修。長廊頂端有成列仙女 Apsara 的浮雕,透露出飄逸浪漫氣息,所以有「舞者長廊」的美譽。尚有一處內室稱為「迴音塔」,站在塔裡面的某一定點,用力拍胸脯會產生宏亮的迴音。 塔普倫寺 (TA PROHM)
電影古墓奇兵場景
塔普倫寺,因為電影古墓奇兵在這兒取景拍攝,成為吳哥窟當地知名的旅遊景點,因此也成為來吳哥窟必定拜訪的景點之一。 塔普倫寺 (TA PROHM)
地理位置
下面的地圖是塔普倫寺 (TA PROHM)的位置。 [( 若地圖無法正常顯示,請前往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 )="14"]
給本文一個讚:
本文分類: 古蹟介紹
文章出處: 吳哥窟 - 塔普倫寺 (TA PROHM)
文章作者:Mr.Angkor
官網首頁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



Mr.Angk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殘破,也最夢幻
離吳哥古迹群以東 40 公里,是吳哥建築群第一座完全用沙石建築的廟。目前它依然被叢林嚴密包裹著,並且尚未大規模的修復。由於所處位置比較荒僻,所以許多浮雕和塑像已被掠奪。廟宇內遍布樹木,以及許多石塊倒至四處。崩密列的歷史還處於不明了的狀態,據學者推測,崩密列大約建造於 11 世紀末至 12 世紀初。和吳哥窟一樣,崩密列外圍有一條護城河,長 1.2 公里,寬 0.9 公里。崩密列 (BENG MEALEA)
電影天空之城的參考
宮崎駿的《天空之城》,據說原型就是崩密列。崩密列需要層層攀爬,因為樹木和寺廟幾乎融為一體,爬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出這裡曾經是一座寺廟,卻彷彿是置身在一個叢林中,只有在高處,看到這些殘石,才大概能勾勒出一個寺廟輪廓崩密列 (BENG MEALEA)崩密列 (BENG MEALEA)
地理位置
下面的地圖是崩密列 (BENG MEALEA) 的位置。 [( 若地圖無法正常顯示,請前往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 )="15"]  
給本文一個讚:
本文分類: 古蹟介紹
文章出處: 吳哥窟 - 崩密列 (Beng Mealea) (一)
文章作者:Mr.Angkor
官網首頁: 吳哥窟,深度旅行日記 - Mr.Angkor



Mr.Angk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